一、从历法说起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年冬至的日子是几号?保持每年的冬至日的日期不变,这个就是一个好的历法。我们现在使用的西历就是这样,而在农历中,冬至的日期变化就比较大。
我们的农历,应该称为阴阳历。通过节气来调整闰月,历法比较复杂,一般人无法计算。西历之所以好,就因为简单易用。
西历的历法规则,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这里简单说一下:西历的规则是每年365日,每四年闰一日,每百年减一闰日,每四百年恢复一个闰日。这个历法一直到如今,还没有产生太大的偏差。
而农历的历法规则就很复杂。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般是交错,但也有连续多个大月或小月的情况出现。一年12个月下来差了10天左右,所以必须通过闰月来补充,过去听过有所谓的19年7闰法,并不精确。现在是使用中气闰月法。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春分是节气,雨水是中气,依次类推。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可能没有中气。如果一个月中没有中气,就闰此月。此没有中气的月份可以理解为不算一个正常的月,下一个月闰此月当然就包含中气,算做正式的本月。所以闰八月的时候,中秋节是定为第二个八月。
我们应该知道,早在尧舜的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知道一年365日。而且既然能准确的计算节气,为什么不提出类似西历的历法呢?
我看到一个直接的理由是为了保持对月亮运动的反应,但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古国,理应更重视太阳的运动。事实上能够指导农业生产的24节气都是根据太阳来计算的,西历中每年都可以出现在相对稳定的日期;而在农历中变化就很大。所以此问题暂时悬疑。
二、计时的单位
人类计时,所依靠的最多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有规律的循环出现的事物。据说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来计时;过去的钟表依靠的是摆垂的摆动来计时;据说现代最精确的计时是依据铯原子的振动来计时。
而所有循环出现的事物中,最常见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三个:白天黑夜的循环、月亮圆缺的循环、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对应的计时分别就是日、月、年。形成这三种循环的的物理运动分别是:地球自转、月亮绕地球的转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这三种的运动的实际时间与我们所感觉到的时间因为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又比较复杂,略去不提,用现在的天文术语来说,我们使用的时间大概分别称做:太阳日、朔望月、回归年。
有了三个与基本的计时单位:日、月、年。如果一个月恰好30天、一年恰好12个月,那我们就有了一个完美的历法体系。但问题是这三个计时单位并不能成一个整数倍的关系。所以就有了复杂的历法关系来调整。(另外,这三个基本的计时单位还不是均匀的,本身也在变化,这就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这里暂时不提。)
一个月平均约是29天半,所以农历出现大、小月的交替;但又不是恰好的29天半,所以有时也会出现两个或多个连续的大小月来调整。一年365天又多1/4天,所以西历每四年闰一天;但又不是恰好的多1/4天,所以就出现每百年不闰,每四百年闰的方法来调整。至于月与年的关系更是差别大,一年平均12个月再多10天左右,所以农历采用了复杂的闰月的方法来调整。(农历是不能闰日的,因为农历的一个月是严格按照月亮的规律设计的,故不能象西历一样给某月增加一日。)
农历是以月亮的运动规律设计月,又通过观测太阳(节气)调整闰月以适应年,故称阴阳历。而西历则只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来设计年,另根据一些偶然的因素来设计月,彻底放弃了月亮,所以西历的月完全不能反应月亮的运动,故称阳历。西历优点固然很多,但在这一点上,仍然是有不足的。
日出日落反应的是地球的自转。春夏秋冬的交替反应了地球的公转,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说反应太阳的运动也不为不可。
三、计时的方法
月亮的圆缺变化,直接用肉眼观察,对于古人来说也就够了。但古人是怎样精确的测定日和年呢。在我的印象中,测日影长短是最简单而精确的方法。
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就是正午,两个正午之间的时间就是精确的一天。一年中正午日影又在变化,正午日影最短的一天就是冬至(对北半球而言),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是精确的一年。
至于节气的观测,我能想到的方法也只有借助太阳在恒星背景中的相对运动了。说到这个也就不能不提二十八宿。
提到二十八宿,就总想先说一些题外话。二十八宿中我比较熟悉的有四宿:心月狐(在《镜花缘》中说武则天是心月狐临凡)、昴日鸡(在《西游记》中帮助孙悟空降伏蜈蚣精)、亢金牛(在《西游记》中小雷音寺救出孙悟空)、井木犴(《水浒》中一个人物的名号)。二十八宿的命名规则大概是这样的:均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星官名;第二个字是金、木、水、火、土、日、月,七个字中的一个;第三个字是一种象形的动物。二十八宿又按第二个字分为四组,这四组分别称为:东方苍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
有人说二十八宿是天赤道星官,我很难赞同。从名字来看,宿者,日月五星所留宿也,当然应该是黄道星官。从星图上也可以看出更多是依天黄道而设。故此说亦暂时存疑。
不管怎样,二十八宿可以用来标记太阳、月亮、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运动位置是没有问题的。太阳走得比较规矩,所以根据根据太阳走到哪一宿,就可以判断到了哪个节气。而五大行星的运行就复杂得多,特别水星、金星还有逆行的运动。
有规律的循环用来计时,没有规律的东西更有大用。这样一些根据某星在某宿来判断吉凶之祸福类的东西就出现了。月亮运行较快,所以规律性也不太明显,于是也有根据月亮所在星宿判断气候的。这些方法在当时准不准,现在已经不能确知。但根据现在天文学,天体的位置都可以精确的计算和预测,星象一类的占法大概也就难以再用了。
是保持冬至的日期不变。在公历中,冬至都是在12月的22、23、24这几天。比起农历来,这算是很稳定的了。
24节气,就是把黄道平均分为24份,每份15度,当太阳运行到这个度数上时,就是交节气。但黄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椭圆,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冬至前后几个月地球在近日点附近,运行较快;夏至前后几个月在远日点附近,运行较慢。这也是为什么闰月爱出现在年中而极少出现在年末、年初的缘故。
"对的,二十八宿是黄道的。行星逆行是光行差现象。最准的钟当数中子星(脉冲星),不过目前科学实验中还是用的原子钟。"
以上说法有些问题。行星逆行是指行星与地球在共同的绕日运动过程中的一种视觉现象,即看起来行星象在天空中不是自西往东运行,而是有一段时间自东往西运行,这就是逆行。不论内、外行星都有逆行(楼主在这一点上也有误)。而光行差是指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来自地球外的所有星光都有一个向地球运动方向上的偏差,这个偏差体现了实际星体位置与我们所看到位置的差异,就好比我们冒雨飞跑,雨点都有一个偏移量一样。因此逆行与光行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自然界中最准确的钟不会是中子星,因为所有中子星都在变慢,其变慢的速率大大高于铯原子的振荡频率。
顺便说一句,二十八宿的划分,据郑文光先生研究,应当是古人按土星运行轨道而逐年划分的,因为土星在天球上的运行轨道是极不均匀的,有快有慢,有留有逆,所以有的一宿很大,有的则很小。如果用太阳运行轨道来划分就说不通。
"多嘴参议几句
在二十四节气里, 站在东八时区的角度里, 唯一不变日子的节气是的清明节. 都是95日(四月五日, 闰年四月四日). 最原始的冬至决定于日光最短的一天.
我以为, 中国的原始历法, 是岁星纪年法, 它以岁星(木星)的位置而定年日. 年首以冬至(日光最短,阴极阳生)为建子月甲子日(这是正月是建寅月的原因), 而以夏至(日光始短,阴生逆)为建午月甲子日. 逐渐演变为干支纪年法.
因为超晨问题(岁星位置与实际年岁的差异问题)和调整, 改用了太阴纪年法. 颛顼历从正月已巳朔旦立春起算. 殷历从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起算. 而制历基准却是四分术(以五月朔旦芒种的数据为基准)
原始节气是根据一年中的物候演变而成的.
过去的计时, 是以日冕的位置计时.
阴阳历的原意, 是历法推算中, "一月之日, 二十九日八十一分之四十三, 先借半日, 名曰阳历. 不借, 名曰阴历."
参宿并不在黄道的附近, 它离黄道有23度之远.
小说中的名堂和星命卜算学上的名堂与星占算术虽然表现上相似, 但两者相差甚远."
也说几句求教于箫先生:
所谓"交节气",是指太阳运行到黄道的某一点上,或换句话说,地球运行到绕日轨道的某一点上。因此从某一年讲,交节气也许与地球上的时区有关(可能是我们在早上,别人还在前一晚),但从不同的年份上看,却与时区无关(交节气的时辰每年并不固定),与清明固定与否似也无关?
岁星纪年法最早见于战国,《夏小正》、殷历都不见有此,以其为中国原始历法,似与历史不符?
殷历实际应用时是以冬至所在在月的第二月为岁首,而不会冬至日又正好是朔日。冬至朔可以进行推导,这就是“历元”,要远推很久的。
太阴纪年法是什么?太阴不就是月亮吗?是不是就指阴历?
我以为原始节气与物候有关,但定点节气却是以日影为准的,即日影最长之日为夏至,最短为冬至,中为春分、秋分,再细分就划出了其它节气。物候只是节气命名时采用的,且较晚出(好象是汉代,记不太清)。
“以日冕计时”是什么意思?日冕在天文学上是指太阳大气的外层,不会有什么计时意义。我想是否打字打错了?
箫先生说得对,二十八宿有一些确实不在黄道附近,实际上只能说大体在黄道上,比如参、星、张、尾、奎等离黄道都有相当距离。所以我觉得郑文光先生的说法有道理,二十八宿是依土星运行轨道划分的。土星运行轨道与黄道并不完全重合。不过好象到唐代,二十八宿所“管”的天区就大了,除三垣以外当时中国黄河流域范围及其以南的能见天区都是其范围,实际已类似于一个座标系统中的X轴(横座标)。因此这时二十八宿是否在黄道已不重要。
“阴阳历的原意......”一段,我没看懂,我理解是不是说每个月有30天就是阳历,29天就是阴历?也想请教详细一些的高见。
我对古历法不是很懂,错误之处尚祈指正。
"而光行差是指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来自地球外的所有星光都有一个向地球运动方向上的偏差,这个偏差体现了实际星体位置与我们所看到位置的差异,就好比我们冒雨飞跑,雨点都有一个偏移量一样。因此逆行与光行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自然界中最准确的钟不会是中子星,因为所有中子星都在变慢,其变慢的速率大大高于铯原子的振荡频率。
实际上光行差的起因有两点,一是光速有限,二是观测者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比如有恒星光行差,行星光行差,周日光行差等等"
对于在轨道上运行的中子星来说,会不断的向外辐射引力波从而损失角动量导致速度减慢,脉冲星的能量损失率更大。
"中子星就是脉冲星,或者说观测到的脉冲星就是理论预言的高速旋转的中子星。中子星变慢的原因除有引力波(主要是在双中子星系统中)外,主要还是电磁辐射,另外外壳的“刹车”效应、有人预言的所谓“暗能量衰退”之类都是中子星自转周期变慢的原因。
另外补充一点:脉冲星作为时间标准是有人提出过,应用多个毫秒级脉冲星的频率进行平均,其长期稳定性好于原子钟,但其短期稳定性则不如原子钟。因此目前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
"一、从历法说起
西历的历法规则,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这里简单说一下:西历的规则是每年365日,每四年闰一日,每百年减一闰日,每四百年恢复一个闰日。这个历法一直到如今,还没有产生太大的偏差。"
这个说法应该纠正。
西历是推步历,有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有累积误差。西历在1582年有一次改革,纠正了以前的误差,这个误差有十天之多。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误差,就是推步历脱离天象观测的结果。
回历是观象历,与天象同步,没有累积误差。
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西历和回历的调和产物,兼顾二者的优点,将误差分解在每年之内,又有推步历使用方便的优点。
但是农历有一大缺点,就是对“积年”没有连续的序数,现在还是套用西历的年序数;而西历元年是在几百年后推算出的,并无实际的元年,所以有推算误差,请初学历算的网友多加注意。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圣才社群,加入我们!
欢迎扫以下二维码,关注圣才电子书、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获取更多考试信息和免费资料下载。